洗车O2O为何瞬间化为泡影?

News category|科技媒体

汽车后市场的创业模式探讨,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上门保养生死难料,上门洗车必死无疑。在这个月,有一家互联网洗车公司运行10个月宣布解散。

 目前洗车O2O主要是由平台引流到店洗车、上门洗车、还有上门加到店混搭这三种类型。创业公司都想着洗车这是有车一族的刚性需求,并且消费频次相对较高,只要将用户吸引到店,就可以让其消费其他品类产品,比如保养、打蜡、维修、钣金等,拓宽消费面。以洗车这类高频次的需求带动汽车后市场其他低频次类消费,以洗车为切入点,发展其他增值服务,增加用户黏性,完成整个O2O闭环。



然而实际中是不是能够完成预想的呢?可见洗车O2O存在这很多问题。


频繁砸钱补贴引流,黏性成了伪需求

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用户,多数公司的惯用手法就是,砸钱。勒紧裤腰带也要把钱补给用户,求着用户体验. 用户来你店里是因为你的“一元洗车“、“首单免费”、你的优惠券、打折券,奔着省钱去的。而不是你的服务,你的产品价值。培养用户习惯是个艰难的过程,洗车这类服务太过于本土化、区域化,稍不留神用户就跑了。在这个过程中,起作用的是资本,不是用户真正的需求。

平台产品信息化不足,效率模型不完善

作为一个洗车O2O平台,你要给你的用户足够多的有效的店面信息,车主洗车得知道在哪儿、多久能过去,现在有多少人排队,去了多久才能洗上车等等,这些就是平台的信息化。而效率模型就是时间模型,最大化的节约用户的时间成本,提高效率。这两方面要求O2O产品要达到用户技术层面的需求,增强用户的消费体验,用着爽了才会一直用下去。而现在众多洗车O2O产品中,大多使用的是微信公众号,这样推广比较容易,产品也能够快速上线,下单过程也很简单,问题是你显示的信息有限,操作再怎么简便也于事无补。做好洗车O2O,产品质量也很关键,不只是一味的注重线上推广和线下服务,中间的产品做不好,就有可能失去阵地。

服务落地乱,不懂得控制成本

没有量化体系,难以做到标准化,车主每次的消费体验都不一样,所以服务无法品牌化。对于上门洗车服务来说,你的服务就是能够在车主下单后第一时间到达,很专业的完成清洗。

而一次上门洗车服务,如果价格远远高于到店,那么车主肯定不愿意,上门洗车洗不干净,我体验了一下:“上门洗车是微水洗车,很少很少的水,大部分用的是快递的电动三轮车,存水体积不到车身容积二分之一,甚至更少,洗车工能省就省,尽量多洗几个,否则就要无休止的寻找水源,也就是说微水洗车用的不是水,而是擦,沙泥没有冲净,也不具备冲净的水源和压力,所以用擦,也就是带着沙泥擦,一次次的微水洗车,就像是打磨车漆,短时间少次数会很光亮,像抛光一样,但是时间长了,亮油厚度摩擦到没有。”价格还贵,显得更麻烦了,同时对于商家来说,上门的成本也不低,不光是上门的机会成本,还有时间成本,都很大。


如今互联网正在强势席卷传统行业,上门洗车商业模式是不是对,能不能存活,取决于这个行业里的创业者是否在第一时间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。